这些刚从林堡新兵训练营出来的新兵背着沉重的背包,在宪兵的指挥下,出了镇子,登上了在镇外等候的军车,被送往拉于哈尔科夫南部科罗恰河沿岸的奥匈第27机械化步兵师驻地。奥匈6军第27师的荣誉称号是“加利西亚师”,是一战时期的功勋部队。也是奥匈6军中第一批改编为机械化步兵师的部队之一,属于奥匈6军中的精锐。不过,这支部队在去年的作战中也损失惨重,减员过了三分之一。在别尔哥罗德战役之后,被迫撤回到第二线进行休整和补充。
新兵们将在这里接受一个多月的严酷战前训练,然后就会被派往前线。
奥匈6军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编制与德军稍有不同,奥匈装甲兵理论受埃曼希博格将军的影响较深,而德国装甲部队的编制则深受古德里安、布伦堡和弗里茨等人的影响,所有的装甲部队组成装甲集团军进行大规模地运用。但却削弱了步兵师的攻防能力。
而埃希曼博格却极为重视坦克对步兵的支援作用,主张在步兵部队里也应当配备一支数量相当的坦克部队,在进攻时担任突击力量,在防御时用于重点消灭敌人的突击兵力并快增援和堵住被突破的防线缺口。
受财力和工业生产能力的限制,奥匈仅编成了三个三团九营制装备有416辆坦克的重型装甲师,其后编制而成的装甲师则由一个三营制的坦克团和一个机械化步兵团所编成的轻装甲师,这样每年装甲师装备有212辆坦克。
与德军不同的是,奥匈6军装甲部队的最大编制就是装甲师,而且装甲师一般配属于各集团军使用,另外,奥匈所有的机械化步兵师都编制有一个装备有78辆坦克的独立坦克营,拥有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
在这个世界,苏俄受到了很大的消弱,而且由于奥匈帝国依然存在,德奥同盟本身在工业能力上具有与美国相抗衡的实力,到1943年,德国每年的钢铁产量已经达到了39oo万吨,而奥匈的钢铁产量也过了25oo万吨,是苏俄的三倍。不过,德奥两国由于要兼顾海军的展,而苏军则专注于6军装备,双方在坦克装备数量方面相差无几,甚至苏军所装备的火炮数量反而比德奥方面要多出近三分之一。
但在空中力量方面,苏军则被全面压制,这也是苏军在战场上一直处于被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在坦克性能、质量和战术等方面,苏军也完全处于下风。
现在,布克元帅的手上已经聚集了32oo多辆坦克和11o万大军,正准备在顿河上游一线大干一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