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水晶灵果的灵力,如涓滴溪流,那灵水西瓜的灵气就如同井底喷涌的泉水。深厚得不像话。
这也可以理解,一棵树所占的灵地,也就能生长出一两个灵瓜。吞吃这一个,就如同吞吃数十上百个水晶灵果。相差之多,高下立见。
完全不同于血食那种味道丰厚、饱胀充盈的感觉,这股清灵之气就仿佛吞下了一口清新空气,让人全身轻松,精神宁和。
如烟岚漫走,不显声色间,就已经融入到林牧周身,如果说林牧的身体是沙石之属。那这股清气就如一碗清水,润物细无声。
一丈多长的蟒身,沉如乌铁,盘成一团,闭目宁神,正是全力吞化灵力的表相。
河府中的灵地,除了少数几块上品灵田,中品灵物已经算是林牧可以得到的最好的灵材。
不同于灵丹那种灵力的集合雄浑,但却是由天地造化而来,吸收起来毫无灵力郁积的毛病。也因为这种缘故,那些灵米与灵果,才会如此地受修行者所中意。
乌黑鳞甲透射灵光。沉拙的身体,出现一丝轻灵。
这种变化几乎不可思议,要知道林牧如今的妖蟒之身,只怕比等体积的生铁还要来得沉重,虽然他身法快捷,但那只是因为体魄强健,与五行剑招.一步千仞的缘故。
真要讲起来,林牧更像是一个战场上的重甲骑兵,虽然奔袭速度极快。但本身却仍旧不能谈得上轻盈。
而只是吞食了一个灵水西瓜,就让他沉拙的灵力。轻松不少,就仿佛心头突然轻松了许鑫。对身体的掌握能力也更加强。
“以前看修行典籍时,讲到长期修士初期以地煞真元养炼道身,后期以天罡云气清浊相合。我还有些不能理解,地煞真元那么防御力强悍,力道刚猛,又滋养神魂,又干嘛以天罡云气稀释真元,达到清浊相益,刚柔并济的效果。如今才知道,绝对的力量,如果没有轻松掌握的本领,那就会同时是自己绝对的负担。”
“战斗时固然威猛强悍,但修行者终究是修炼为长生,并非为争斗,整天背上背着一座山,如何还有力气修行?累也累死了!”
“我如今体内的灵力,虽不同于筑基修士,但也与其理相同,刚强太过,滋养身体方面却是短板,若是一直这样勇猛精进,又常以雷电锻体,只怕体内会留下什么不可治好的暗伤。这些灵果,正好解了我燃眉之急。”
清灵之果,不同于血食灵力,几乎不存在“消化不良”这种症状,林牧想透自身修炼关节,当下也不犹豫,蟒口张开,种种中品灵果,几乎连成一线地被他吞入腹中!
连皮带核,林牧直接尽数吞噬,反正以他如今的妖体,就是吞下一个石块,也难以对内腑造成伤害。
河府之妖,几乎没有他这样修炼的!
寻常妖修,即使是血食为主要灵力来源的家伙,也是吞下血食后,数天不吃,慢慢消化,如些细水长流,体内自然就不会出现血气郁结、灵力太厚的弊端。
而林牧这厮,吃货附身,见到东西就吃,想尽一切办法增加消化速度,简直就像传说中的饿死鬼投胎,只要保证自身不被撑死,那就吃到天荒地老!
而他吃的又是什么呢?练气妖将的灵肉是基本线,练气顶峰大妖也是偶尔吞下,又吞食灵力聚焦的养气灵丹,补充血气的大补药汤!
一个整天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拿人参当馒头啃的家伙,得个“血气郁积”这种类似高血压的富贵病,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这样的大补之物,被林牧一刻不停地吃,不仅让他体内的消化系统全负荷运动,同时也让他在实力增加极快的同时,渐渐感受到它的弊端。
比如说身躯沉重,心中如大石压着,出剑的手必须费更多的心力,才能保持精准等等。
如果林牧此刻潜心修炼,慢慢消化调整妖体,那也能调整回来,但林牧最缺的就是时间,实力的进步,一刻也不能停止,因此以灵果内的天生清灵之气中和体内血气灵力,就成了他目前为止,最好的选择。
澎湃的清灵灵力,如同天降一场大雨,降落在长久干旱的妖体内,坚硬的土地被雨水打湿,虽然变得柔软,但却透出一种勃勃生机,底盈更厚,让人打心底透出一股欢喜来。
干旱的土地表面被浸湿后,雨势仍旧不停,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水灵之气,一丝一滴地浸透在土地更深处,化为这片大地的一部分,生机活力,正在无声中长出细嫩的幼芽。
感受到体内清灵之气已经足够,林牧停下吞食灵果,不然体内就要出现阳衰阴极的症状,生机之雨,化为大涝灾劫。
先前吞食灵果,林牧只是如同传送一般,只负责将“雨水”降落在“土地”上,并未对体内的灵力与血肉,有什么刻意控制举动,道法自然,身体更是有着自己的本能,怎么样才对身体最好,冥冥中自有感应,不必强求。
此时雨势尽消,林牧神识入体,就如同久旱过后逢甘霖的辛勤农夫,开恳土地,播种育苗,将土地深处的生机,一点点唤醒,一点点让这个世界变得一片绿意。
讲起来是草木逢春,实际上在林牧体内,就是原本沉重的灵力,消去几分生硬,透出自然清灵,随着林牧的神识控制,在体内周身经脉中,一一流过,在补充各部分窍穴、血肉灵力生机的同时,一点点开扩经脉。
神识,如同林牧本身,操控着充满生机的灵力浪潮,顺着经脉这个四通八达的河道,畅意流去,恍惚间,林牧仿佛变成了一条掌控水势的蛟龙,正奉天帝号令,挟风带雨,惠济苍生。
无论经脉粗细,不讲窍穴大小,俱都是一般而视,不会因为这条经脉无用,就不予恩泽,不会因为那处窍穴关键,就多加照顾。
一切,仿佛都是顺天意而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一视同仁,没有任何的意无意的影响。
这种感觉,畅意之至,根本没有前世那些小说中,穿越者对于“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的不愤,而是万物随性的自在。
说到底,因为这句话而激愤的人,其实只是在报怨上天,为何没有对自己特别钟爱而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