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列克提得名,可以说不是因为这个地方,而是这里曾发生过和“珍宝岛之战”同样重要的铁列克提之战。只是珍宝岛之战被中国大肆宣传,而铁列克提之战则被严密封锁。
由于解放初期我国与苏联的友好关系,在新疆与苏联接壤的大部分地区的边界上,我国的实际情况是有边无防。直到两国关系在六十年代初交恶以后,于1962年才开始设立铁列克提边防站。那时边界在阿拉湖边,边防战士们常去阿拉湖边游玩,还能上到距湖边不远的一个小岛上,岛上有一座叫樊梨花的小庙。可是,到了1969年,中苏边界已被浸蚀到了离铁列克提只有几公里的地方,那个阿拉湖早就被苏军完全占据了。
这一年,在中国东北发生了“珍宝岛事件”,苏军在珍宝岛上吃了亏,于是,就想铁列克提进行报复。苏军把那个作为中苏界碑的独立石向中国一方移动了好几公里。这么大一块石头至少也有二十多吨重,苏军要把它从高地上搬到坡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见苏军是费了很大的心思,下了很大的功夫。如果让我边防战士再把这块大石头移到山上的原位,就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那边已经设立了苏军的前沿哨所。有了苏军的前沿哨所,我边防战士原来巡逻的路线也不能再走了,因为那样很容易与苏军发生军事冲突。
1969年8月12日上午,我方准备对此进行反击,要从原来的边界线恢复巡逻,宣誓主权。这时,苏军早有准备,当即出动装甲车10多辆,步兵300余人,对我边防巡逻队进行袭击。我方边防站虽然有100余人,因为电台被炸,指挥失灵,各战斗组只能坐视苏军从容不迫地用四辆装甲车包围无名高地,不断地进行炮击。而无名高地只有七八十米高,是一片光秃秃的褐色石山,寸草不生。不但没有任何的掩体,而且我边防战士穿着草绿色的军装,非常地显眼。所以,在苏军装甲车火炮的轰击下,只有机枪、步枪和冲锋枪的我边防战士完全处在被动挨打的地步,使得铁列克提之战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坚守无名高地及其南侧小高地的边防指战员等26人及3名随军记者全部伤亡。只有一位叫袁国孝的战士因被炮弹炸晕,头部受伤,被苏军俘虏。后来,被苏军放回。在这次战斗中,苏军死亡12人,伤22人。
我的那部中篇小说就是以袁国孝为主人翁写的中篇小说,当时命名为《我被苏军俘虏》。可是,这个书名被起点中文的编辑告诫说不能使用,只好改为《中苏铁列克提之战》,而且小说中的有些内容也不能出现,如《激战无名高地》那个章节就被屏蔽了,还有一些章节必须要进行修改。也许是担心这会触及到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
昨晚我看到了《铁列克提边防连》的节目,看到现在的边防站和我所叙述的边防站有所不同了。因为现在的边防站盖成了一栋三四层的大楼,大楼前有两个篮球场,四周被围堵所围。边防站外面的环境和我想像的环境却相差不大。一条沙石路从边防站通往巡逻的边界地区。只是,现在边防战士可以乘坐运兵车走上一大段比较平缓的地带,到了山边,再下车一起开始上到山上进行巡逻。
昨天的节目是边防战士顶着八级大风进行巡逻的情景。这是我在小说中没有想到的,而我主要讲述的是边防战士在巡逻中与苏军士兵进行交涉和交战的情景。可这种情况现在已经不必再担心了,因为苏联解体后,中苏边界的对面已经划归了哈萨克斯坦,而苏军抢占的一部领土也已经被哈萨克归还给了中国。所以,铁列克提边防站的战士们巡逻的主要困难就成了与大风作斗争了。
但是,在昨晚的节目里,我没有看到当时非常重要的那个“独立石”,还有那片无名高地。那都是当年与苏军进行冲突和战斗的主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