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在文学上有一个专门的定义,那就是后启示录,包括了末日之类的。
所谓的后启示录类型的文艺作品通常设定在现有的,已知的人类文明因为某种特别的原因而突然终结,现有的物质水平和科技水平全部退到几乎史前的水准,在这样的设定背景下构建故事描述人物。
这类型的作品有一个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先天优势。因为依据设定,人类赖以生存的科技水平被极度削弱,物资也非常精确,同时面对的敌人可能非常强大,环境也很恶劣。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性的阴暗面和光辉面都会得到极大的放大,文艺作品所必须的矛盾冲突也显得更有张力。种种在现实生活中不能被人理解的荒诞情节也都在这特定的环境下有了其合理性,而这些荒诞的情节又会翻过来促进读者加深对这个环境的认识,产生代入感!
后启示录类型的作品非常多,大多数都是以游戏为主,书籍的话这是不多,因为看书的效果很难比得上游戏,用一章的篇幅进行再细致的描写,效果也不一定能比得上电脑上面一帧画面。
如今这类型的游戏、文学、电影、电视剧、漫画作品已经不少,但基本上都是老一套,没有什么创新的,也没有能拿得出手来当代表作的,这也给了林翰一个机会!
创造不可能,在末日废土小说中,林翰可以选择的比较多,他看过不少这种题材的科幻小说,认真修改一下就能成为质量优秀的作品。
这一次,他把目光瞄准到了丧尸文化上面,这只是造成末日废土的一个原因,也就是小分支而已!
在林翰上辈子,从他有记忆开始,丧尸这个词语就异常火热,丧尸的英文Zombie最早的记录是1819年来源于刚果语,是源自西非的巫毒信仰,使人起死回生。
它们在各种各样的恐怖或者奇幻科幻小说、电影、电玩、角色扮演游戏里面登场,通常是无心智、移动迟缓、腐烂的尸体,对活人血肉极度渴望。
在不同的作品里面,造成丧尸的原因有多种多样,除了疾病外,还有辐射感染死者脑部、邪恶的法术、外星人、传染病毒等等,通常是通过抓咬来不断散播开来。
丧尸跟僵尸有着明显的分别,丧尸大多数是活人转化而成,是一具所谓的行尸走肉。而僵尸则是死人的尸体转变而成,是中国民间传说中比较恐怖的存在!
作为目前热度颇高的流派,丧尸文化的发展也很漫长,一般来说世间普遍把1932年的《白色丧尸》认作是丧尸电影的鼻祖,也是丧尸文化正式开端。
它为后面的丧尸特征奠定了基础,就算是在近些年的丧尸电影中,也秉承着《白色丧尸》里面的设定,比如这个像死而复生的尸体,没有灵魂的躯壳,没有自主是想,身体僵硬不灵活,身体中枪也不会死亡!
拍摄丧尸的电影很多,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经典丧尸片层出不穷,比如《活死人黎明》、《惊变28周》,可这些电影以及文学作品都没有弄出一个统一的标杆来,基本上都是一盘散沙。
这部作品里面丧尸是这样,那部电影里面的丧尸又是另外一个样,似乎共同点很少!
这样一方面是区分不同作品的关键,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观众们有一个全面而基础的认知。
林翰想要竖立这么一个标杆,让丧尸小说可以求同存异,同时也想让自己写得爽快一点,塑造出一个英雄人物来!
如果林翰的这个想法曝光出来,那么迎接他的可能就不是期待跟欢呼声,而是质疑才对,好不容易混成了科幻大师的人,怎么有跑去写丧尸这种小说,这不是越混越回去的表现吗?
很多人其实都觉得恐怖丧尸之类的小说要更低一筹,起码科幻现在偶尔还能被称得上是文学,谁见过写丧尸成文学的?
这次林翰或许是要与世界为敌了,他莫名很期待这种感觉,谁说末日丧尸就不能写出精品跟经典来呢!
在正式写出来之前,林翰决定保密,给自己留一点清净的空间,不然到时候媒体、读者甚至作家圈都会有别样的声音传来,那会影响到他的写作。
或许等林翰新书出来的时候,那些人甚至都来不及发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