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城墙走去,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兵士,大多数都认识吕忠白,见到他到来,都向他行礼。众人不知道他的步枪和腰间的是什么东西,也不会去多问。
走上城墙,这个城门是北门,北门的城墙上架着十几门大炮。远远望去,长江就在城门一千多米的地方。黄毓祺正在北门城墙上巡逻。
原来的吕忠白就认识这个人,现在的吕忠白,在百度看了关于江阴八十一日的介绍,里面有黄毓祺,他是守城抗敌的参谋,又再在百度里查询黄毓祺的具体说明。
黄毓祺(1579-1648)明末抗清义士,江苏江阴人。南明灭亡后,参加江阴抗清守城战斗,后潜往城外,谋求援兵。城破,伏处乡间,伺机再起。次年在浙江舟山起师抗清失败,逃亡至泰州一寺庙被捕入狱,因不肯屈服,死于南京狱中。
走到吕忠白身前,看到那装备,稍微一怔,说道:“忠白,这带的是何物?是不是过来找你岳父?早上他跟我说,吃完午饭过来替换我。”
此时的黄毓祺已经66岁,大部分头发已经花白,仍然积极为抗清出力,无论是原来的吕忠白,还是此时穿越过来的吕忠白,都很敬重他。
吕忠白说道:“黄老先生,这是何物迟点再告诉你。晚辈也想为抗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你年逾花甲,都亲自上城墙巡逻,晚辈为何不能上来?”
黄毓祺说道:“汉人的江山危在旦夕,江阴也不知能守多久,凡是不愿屈服的汉人百姓,都有守土抗敌之责任。忠白你能亲临城墙,你岳父一定很高兴。”
“是呀!忠白能亲临城墙,我这个做岳父的当然高兴。”
说话的正是陈明遇,他已经登上了城墙,身后有两个随从。他四十多岁,身高一米六几,身穿明朝文官的服饰,腰间还有一把佩剑。
“岳父大人。”吕忠白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礼。
“贤婿呀!陵儿刚嫁到你府上,一切可还习惯?”
“岳父,陵儿一切都习惯,她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很感谢岳父岳母生养、调教出这么好的贤妻给小婿。”吕忠白这话,有一半是夸赞、奉承之言,也有一半是发自内心。
陈明遇笑道:“贤婿,你不用给我带高帽了,陵儿能嫁给你,我很高兴。哎!只可惜现在大明山河破碎,城外又到处都是满清鞑子,整个江阴的百姓,恐怕都不能幸免于难。要不然,你们夫妻都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黄毓祺说道:“陈大人,你贤婿今日拿的是何物?以前从未见过。”
陈明遇说道:“是呀!贤婿,你今日所带是何物?”
吕忠白把步枪给陈明遇,说道:“岳父,你看看此物像什么东西?”步枪没有打开保险,就算他怎么看也不用担心。
陈明遇接过步枪,黄毓祺凑过来,两人仔细地、反复地看了很久,也摸了很久,既感叹又诧异。
陈明遇说道:“贤婿,此物做工极为精细,无论是多么高明的工匠师,也决计做不出来,看起来,好像是跟鸟铳相似的武器。”
吕忠白笑道:“没错,此物就是鸟铳。昨晚,玉皇大帝昨晚托梦给小婿,此物就是玉帝所赠。”
“玉皇大帝?托梦?”陈明遇、黄毓祺和附近的随从、兵士都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