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已经结束,以义师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越人被杀八千,两万八千人投降被俘,剩余的逃走了一些,还有一些跳河被淹死或者靠着在高超的游水技术逃到了潡水对岸。
义师阵亡两千余,右翼的四个旅阵亡人数最多,但除了三个连队因为擅自冲锋等问题被全灭之外,剩余的建制全在,而且已经见过了血,假以时日恢复过来,便是一支强军。
战场的事,自有专门的人清点。
适、公造冶等人,正在一间屋内,几名传令兵就在外面等待。
适借着油灯,正在起草一份建议,这份建议是以这场大胜的结果为基础的。
越人君子军覆灭,越王被俘,大量的贵族被抓或是阵亡,这简直是超乎了之前最好的估计。
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而战果决定了今后的走向。
纸上,适用一支削出了尖头的鹅毛蘸签奋笔疾书。
前面的内容,是这一仗的结果,以及一些军事层面上的建议:比如增加骑兵的比例,按照右翼那几旅的样式将步卒改制等等。
军事层面之后,则是最大限度地借助这次战果的后续准备。
“此一战,越王被俘,越人多有弑君的传统,我们也曾知晓越人那边的一些情况。”
“故而,我认为,越王翳被俘,越国必然内乱,这对我们而言是个极佳的机会。”
“当然,这个机会不是占据琅琊。一则我们缺乏足够的墨者,用以实行在沛地这样的政治,而且越人不服必然叛乱。二则会让天下诸侯震动侧目,太过招摇。”
“越国失败,齐国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我们不能够赶走越人,却让齐田染指泗上。”
“但如果放任越国内乱,又值此大败,齐国田氏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我们需要一个……放弃泗上的越国,但暂时不能够承受一个全面南逃放弃琅琊的越国。”
“越国战败,齐国的局面也向南打开,这必然是三晋所不愿看到的。”
“晋楚相争,我始终认为晋国会获胜,因为战胜于朝廷,魏已变法,楚封君太重,必不能胜。”
“所以,如今越王被俘,需要立刻利用我们在巨城大邑的据点,将潡水一战的消息传递出去。”
“三晋希望有一个能够在南面压制齐国的越国。”
“齐国田氏需要一场胜利获得威望。”
“越王面临着国内政变,他这个越王的位置岌岌可危。”
“越王的兄弟儿子,可能也需要更多的外部支持,甚至可能与齐国媾和或者放弃琅琊。”
“楚国……十年之内恐不能再入中原,遑论泗上。”
“我们,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时间消化掉泗水七国。”
“所以……我们现在还可以继续喊‘弭兵’的口号,占据天下大义之高。”
“现在各国尚未知晓消息,我们应该迅速派人出面与各国磋商,面见各国君王。”
“争取达成一场会盟,由魏人出面,他们乐见于一个继续在琅琊的越国,所以我们要以弭兵为名,争取这场会盟。”
“其一,魏、韩、墨家、齐、越,会盟。越国归还建阳、巨陵两城,归还被俘获的齐人奴隶,将此功劳让于田氏,我们是调停者。田氏现在需要的是名声,此时尚不是越人的土地。”
“其二,魏、韩、墨家、齐、越,会盟。齐越弭兵,墨者做中间调停者,在齐越边境帮助修建堡垒。由魏、韩出面给田氏施压,保证越国的都城尚在琅琊。”
“其三,我们等待越国政变后,魏、韩、墨家支持越王翳复位,我们可以释放被我们俘获的越人士卒。由魏、韩出面做保,让越王翳承认放弃泗上。”
“其四,四国与我们会盟,承认滕、郯、缯、祝其、钟吾、向等九国复国,但由墨家帮助行政。”
“其五,其复国九国,与邹、邳、费、倪、薛等六国,共十五国,以成泗水非攻同盟。并且获得魏、韩、齐、越的承认,非攻非战。”
“其六,趁此机会,动用我们的一些秘密墨者,借此大胜,前往赵地,最好是赵地本地的墨者。魏楚相争,数年之内必见分晓,宋国询政院已近十年,乱局将现;郑国分裂已成定局,魏韩战胜楚国,郑国必是下个目标。然而一旦郑地事完成,魏楚争雄魏国获胜,那么魏国可能会把目标盯住泗上诸国。”
“赵侯新薨,其弟即位,必亲魏以固其位。赵籍有子,可遣秘密墨者入赵,接触赵籍之子,力争在我们消化了泗水十五国非攻同盟后,有时间解决宋地之事时,魏国的目光放在赵国继承权问题上。”
“其七,表面上疏远楚国,但同时将潡水之战的消息尽快送往楚国,若楚国战败于大梁,必来相求,与当年我们求请楚人弭兵的局面大为不同,主动权在我等。”
“以上七点,需快,且要尽快。”
“晋楚相争,局面未定,魏人此时不会直接干涉泗上,若在魏楚之争出现结果魏人获胜,魏人必然比此时强硬,会盟不会取得最好的结果。”
“魏人需要一个越国牵制齐国,帮助越王翳归政、对齐施压促使齐越弭兵,让越国归还建阳、巨陵两城,这是我们给魏人的条件,所获得的回报就是让他们出面承认他们暂时无力经营的泗上‘非攻’。”
“齐国现在还在观望结果,不会知道的这么快,我们必须要在齐人反应过来,大规模动员出兵之前,达成此次会盟,借魏韩以制齐,同时又归还越人占据的齐城让田氏感恩。”
他写完最后一笔,起身问身边的公造冶、孟胜等人道:“你们还有什么意见?若没有,就署名吧,今夜就要送回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