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开地图后,李岌指着自己所画的粗略海图看向同行而来的沧州镇抚使元行锴:“元将军是幽州人,可知道水师?”
元行锴摇了摇头:“只听说登州有水军,臣却从未见到过。”
李岌道:“朕听说那高丽人和琉球人来大唐,都是走海路乘船而来,他们不是从幽州上岸么?”
裴约说道:“听说早年间在沽口有海船而来,但自懿宗朝之后已经音讯断绝,再无消息。到现在登州水军也已经多为渔人。”
李岌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幽蓟一带可有造船者?”
裴约想了一下:“臣只听说沽口一带有出海的渔家,只是很久没见过大船了。”
“哦,这样,想办法从登州那边找些会造海船的匠人,我有用处。”这事情也办法着急,李岌只是又交待幽州和沧州方面配合都作院的人在沽口和无棣河口建两处沿海码头。他的计划是在这里建设港口和造船厂,准备与南方进行海上贸易。
南方的丝绸和茶叶是北方草原上紧俏的商品,打通海路后,其间的利益不少。
另外就是李岌想尽早开始组建和训练自己的水军。
这种事北军这边谁也没干过,只能是在外面去寻找和聘请专门的人才,这办船厂、造海船和训练水师是个长久的事情,心急也不管用。
李岌幽州巡视后,又前往魏博,考察地方的屯田区事宜。
晋阳方面在华北平原地方推行军事屯田的效果反而不如在山地边缘地区明显。
由于这个时代水车、翻车的汲水效率极低,现在是越靠近山区边缘越容易实施新的屯田规划,反倒是在平原地区,更不容易发挥晋阳方面在水利建设方面的长处。
这个年代太行山区的降水量还算丰沛,华北平原一些在后世几近干涸的河流都可以进行利用。只有兴建水利设施,让农田得到灌溉,才能保证出产更多的粮食,而且还能加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粮食是人心稳定的基础,也是维护统治最基本的物资保障。只要不缺钱粮,竖起招兵旗,就定有人来投。没有办法,平原地区的水利灌溉问题,只能是等蒸汽机出来后,用它来带动抽水机才能彻底解决。
在徐泗军镇随着衮州泰宁军一同投靠北军之后,北军所控制的地域已经隔着淮河与吴国接壤,洛阳朝廷所控制的地盘,只剩下了后世的河南一带。
由于石敬瑭逃入契丹,李嗣源手上可用的部队只有李从厚的汴州军、李从珂的南阳军和部分洛阳禁军,兵力加起来已经不足十万。而且人心浮动,政权处于风雨飘摇,随时都有可能崩塌的状态……
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