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名代表离席后,乔治国王、君士坦丁、和亚历山德罗斯首相,三人不由得松了口气,这个危机总算是应付过去了。
在送首相回官邸的路上,亚历山德罗斯首相感激地向君士坦丁道:“殿下,多谢您的支持”
这场危机看起来解决的很容易,把各界代表召集来商议后就解决了。
其实王室这么做,是很冒险的。
尤其是果断地调动军队,强行维持秩序的举动。
万一大家的分歧尖锐,迟迟不能达成统一意见,整个国家可能会陷入内战和混乱中,就连王室也引火烧身。
站在王室的角度上讲,更稳妥的处理方法,应该是不插手政府中的纠纷。
毕竟,希腊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是没有义务负责政府的财政问题的,那是议会的问题。
亚历山德罗斯的政府能够解决财政危机,那么自然是皆大欢喜。
如果他不能有效地处理此事,也应该甩手给议会,让他们重新选出能够担当大任的新首相。
直到各方都精疲力尽,最终相互妥协,达成一致的意见。
“您不必如此,首相,王室也有自己的考量”君士坦丁语气轻松道。
希腊目前从奥斯曼割让的阿尔巴尼亚地区,由于政府缺乏资金,目前依然处于军管状态。
政府的财政匮乏,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
除了这些方面的考量外,君士坦丁之所以果断地说服乔治国王,以军队为首相站台,力促改革,也是因为希腊社会本身也确实积累了大量的矛盾。
希腊先前经过多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传统的、依靠引进式的手段来发展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
例如希腊发展纺织业,主要的机器几乎全部是从德国进口的,说是发展工业,其实更确切地说,是来料加工,从国外进口原棉-经过同样是进口的德国机器的加工,纺织成布匹,出口到奥斯曼帝国。
还有就是依靠从刚果得来的农产品,像是咖啡和蔗糖,出口到地中海和黑海沿岸的国家,依靠贸易赚钱。
但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如果希腊仍然依靠这些旧有的手段,想要让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将会很困难。
希腊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已经不能依靠单纯的出口贸易了。
他需要希腊民众手里有些余钱,进行消费,促进希腊的经济结构进行转型升级。
这就要求希腊原本的等额纳税制度作出改变。
君士坦丁不希望希腊,因为内部的混乱,措施发展的良机。
在和奥斯曼帝国签署伦敦协约后,这个大市场再一次向希腊商品打开大门,正是希腊工业发展的大好时机。
如果等到德国人的大量工业品,随着两国关系的升温,大量地进入奥斯曼帝国,对希腊来说极为不利。
一个国家不能在合适的时候进行改革,就会丧失掉发展的机遇。
“您估计税收制度改革后,希腊每年能够增收多少税款?”君士坦丁询问道。
“如果税收部门改革较快的话,今年的税收能够比等额纳税制度下,多出5千万德拉克马吧”亚历山德罗斯高兴地说道。
“随着希腊经济在战后快速地发展,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快速增长”
“在政府归还英国的到期外债后,除了拨款给军队的军费外,政府会将其余的资金投入到阿尔巴尼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