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宗、盟主钱谦益也来了诗兴,苍劲有力地写下一首:
“阑风伏雨暗江城,扶病将愁起送行。
烟月扬州如梦寐,江山建业又清明。
夜乌啼断门前柳,春鸟衔残花外樱。
尊酒前期君莫忘,药囊我欲傍余生。”
钱谦益的文坛盟主地位,更不是虚名,吴晗在评价钱谦益时说他“人品实在差得很”,但是后面又说:仅从学术贡献来说,他保留下来的史料倒也可贵。
抛开政坛、官场、家国的事,在场的人仅看这首诗,便对钱谦益生出佩服。
为表尊敬,当时的文人不管认识不认识钱谦益,都喊一声“虞山先生”或者“少宗伯”,等他当上南明大官,就是名副其实的“宗伯”了。
这边喝彩连连,人们争相传看程嘉燧、钱谦益的作品。
慢慢的,有人发现,溪边的徐三也在动笔。
“徐三还能写出《金缕曲》这种名作么?”万斯大略带怀疑地道。
“难,况且,有人认为《金缕曲》、《红楼梦》出自徐三之手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呢……”万斯同摇摇头道。
“我就说嘛,徐三要是有这般才华,为什么早几年不表现出来?忽然一夜之间,就才思大进了,岂非怪事……”
“在下也是这般认为,若说《金缕曲》是由于徐三痛悼亡妻,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一时豁然开朗,倒也情有可原。”
“但是,《红楼梦》所描绘的四大家族之事,尤其是贾家的生活,一饮一食、一举一动,就如真的一般,徐三不是勋贵家的人,他若是勋贵,也用不着考科举了,故而,徐三缘何能作出此等描绘?”
与会的不少秀才、举人都赞同这种说法,毕竟这年代出书很随意,署名也随便取个名字就行,徐三前后的巨大差距,也着实令他们难以理解。
“副标题就写明是送我的……”
那边,柳如是美眸刚浏览到最后一行,整个身子忽然触电似的一颤……
“怎么啦?如是姐……”董小宛讶异道:“莫非徐公子写诗骂你了?那便当场和他绝交……”
陈圆圆凑过来,念道:“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柳如是……”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徐三亲自送给柳如是的一首《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柳如是》,随着陈圆圆的声音,以此地为中心传开出来……
就连董小宛,都一时痴痴地停在原地,默默咀嚼、回味着这首《木兰词》……
董小宛、陈圆圆看向柳如是的眼神,很羡慕,很羡慕。
一些读书人,也渐渐把目光聚焦在徐三身上,今日之后,恐怕无人再敢质疑徐三的才子之名了。
而此时的徐三,正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一脸的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