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午时,叙州船帮的船队缓缓从南面驶来,停靠到雁荡矶东北面的水塘里,杨钦、冯宣、奚昌等人借船板登岸,参见站在塘堤前等候的韩谦。
船队将从叙州运过来的一部分货物卸入桃坞集军府的大仓中,却也没有空船过来,而是将韩谦在秋湖山别院能搬出来的家当,都运了过来。
除了大量的藏书、书案家俱等物之外,以及运了四船此时还不算钱的煤饼、青砖过来外,还有一批用木框子固定好的陶瓮、甑锅。
这些陶瓮、甑锅的形状相当的奇怪,奉命带着壮奴帮着卸货的赵启、陈济堂看到这些瓮甑等物,心里十分的奇怪,想不出这些有何作用。
除了从秋湖山别院搬出来的这些物件外,还有六户居住在别院里的家兵及眷属近三十口人也撤了出来,这时一并迁入雁荡矶庄院。
既然韩家以后要与左司公私分清楚,这些人乃是韩家的家兵部曲,除了像林海峥有正式官身的之外,不然即便要为左司效力,也都在韩谦身边伺候,不能再混杂在左司的普通工师、斥候之中。
这六名家兵部曲,年纪都有些大,而且前半生或多或少留下残疾,没有能力再上战场,但韩道勋不忍弃之,与范锡程、赵阔他们一起,仍然带在身边供养着。
韩谦之前也没有将他们编入兵房或察子房,而是前后跟随范锡程、林海峥负责打点匠坊的事务。
林海峥被韩谦调离后,他们还留在匠坊里听从领头工师郑通的调用,两年多时间,虽然他们未必成为郑通或季福、季希尧这一级数的大匠师,但他们与十多留在匠坊学习两年的家兵子弟,对石灰、青砖的烧制、对煤炭的开采等等,也都熟门熟路,比普通的匠师要强一筹。
目前韩谦也计划将他们当成韩家专职的匠师使用。
其他人继续将从秋湖山别院运过来的物件卸下船,特别是两船石灰以及近十万块小青砖都要搬上岸,需要一些时间。
韩谦将赵启、陈济堂、赵老倌等人喊到身边,说道:“我想庄院与雁荡矶之间,要建围屋,到时候叙州船帮规模进一步扩大,说不定在金陵也会有三五百人滞留,也要防备江匪从秋浦口袭来,你们筹划建围屋,要将这诸多因素都考虑周全了!”
赵老倌想着找那几个从秋湖山撤下来的韩家匠师谈这事,韩谦却指着要他跟赵启、陈济堂商议着办。
陈济堂、赵启虽然心里的惊惶没有完全消散,但也知道他们需要在韩谦面前体现出价值来。
陈济堂掂量着一巴掌长的小青砖,结结巴巴的说道:“这、这两船小、小青砖看着多,但也只能造一套十、十四五间房的院落……”
“哦?”韩谦打量了陈济堂一眼,他昨天夜里还是拿纸笔计算了好一会儿,才算出他这次从匠坊白拿的这批小青砖,连同院墙在内,能建正座八间、倒座八间的院子,没想到陈济堂跟着他上船,通过肉眼估算出船舱的体积,再掂量一两块小青砖,心算出的结果,竟然跟他拿纸笔计算出来的八九不离十。
陈济堂的父亲陈昌黎在明州任职时,所主持修建的四明山堰,在当世可能并不是很出名,但这座以当世技术建造的水利工程,在千年之后犹能灌溉十数万亩的田地,被誉为四大古水利工程之一而名闻于世。
很可惜的是,这么一个人物,在天佑帝兼并越州时,直接给杀了。
如此看来,陈济堂贬为官奴婢时,虽然年纪不大,但也应该得到其父的真传了。
四天前,韩谦拿到地契及十二户奴婢身契时,看到陈济堂的名字,心里就有些期待,没想到还真是捡到宝了。
“我、我,或是算、算错了,说话浮、浮浪了……”见韩谦打量自己的眼神炯炯有神,不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陈济堂结结巴巴的打退堂鼓说道。
“你没有算错,这事便着你来主持,”韩谦跟赵老倌说道,“陈济堂需要有什么人手、物料,你都配合他,这两天将地看好,便动工建造起来。另外,以后照家兵拨给他们两家的钱粮,其他人都不相欺。”
赵老倌不知道陈济堂、赵启有什么能耐,能得少主另眼相看,嘀咕道:“大家都是苦哈哈出身,有什么相欺不相欺的。”